时间:2022-08-20 22:20:44 | 浏览:16885
6月初,英国《每日电讯报》等一些外媒在论及上海的“重启”时,普遍给出了一个共性的判断:上海的举动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,特别可能使欧美一大波此前被压抑的需求得以释放。
这一关切实际上指向一个长期被外部广泛讨论的话题:上海,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世界?换句话说,上海可以体现怎样的“世界影响力”?
就目前已知的一些客观指标,我们也可以部分回答这些问题。过去5年,上海全市生产总值连续跨过3万亿元、4万亿元两个台阶,经济体量毫无疑问可与纽约、东京、洛杉矶、伦敦等全球顶级城市比肩。连续12年排名世界第一的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,到去年已经达到4703.3万标准箱。
而在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,我们还可以找到更加具有前瞻性和方向性的答案。
经济总量“进位”
党代会报告中明确:今后五年的目标之一是:“世界影响力”的能级显著提升。
这里的能级,关乎一些硬性的标准,也脱不开人的感官印象。这个能级不是自己喊出来的,更多要获得外部世界的认可。
谈能级,首先不能不说体量。一座城市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规模,在全球竞争中就很难体现影响力和竞争力。根据党代会报告,未来五年,上海仍将追求“经济总量在全球顶级城市中持续进位”。
但在城市发展空间接近饱和,人口、土地资源外延拓展空间双双迫近极限的当下,这种“进位”该怎么实现?
去年,上海市金山区一共开工了50个重点产业项目,总投资661亿元。这其中有18个项目属于低效用地的二次开发,1400亩土地重获新生。
松江一片闲置厂房,5年前滚动开发成启迪漕河泾(中山)科技园,此后重点引入生物医药、集成电路相关科创项目,园区亩均税收如今已达200万元。
这些更高产出效能的经济活动,得以让上海在国内外的工业增长竞争中脱颖而出,也引出了上海在全球竞争中总量“进位”的关键密码:经济密度、科创强度、人才活跃度。
此次党代会报告中就特别强调,不仅要“世界级产业集群加快形成,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取得重大突破”;还要“‘五个中心’核心功能大幅跃升,原创性、引领性、战略性重大科技成果持续涌现”。
显然,“科技”相关指标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牵引作用,已经得到了各方的普遍认可。
全球规则引领
一份研究表明,因为对华贸易,美国消费品价格从2004年